
精油使用時,無論嗅吸、塗抹或食用,都會進到身體裡,千萬不要因為是天然植物中萃取出來的芳香物質,就粗心大意。然而,精油也是多重成分的濃縮物質,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危險。
因此,在使用精油之前,我們一定要先了解精油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才能避免造成危險。
以下是安全使用精油的10個大原則:
- 精油是多重成分的濃縮物質,使用不當可能造成中毒
精油是從植物中萃取出來的芳香物質,具有多種生理和心理功效。然而,精油也是多重成分的濃縮物質,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中毒。
例如,誤食精油可能會導致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直接將精油塗抹在皮膚上,可能會造成皮膚刺激或過敏;吸入過量精油,可能會導致呼吸道刺激、頭痛、頭暈等症狀。
- 有些精油不適合兒童、孕婦、癲癇患者使用
兒童、孕婦、癲癇患者等特殊族群,在使用精油時應特別小心。
例如:
- 薄荷精油(Mentha x piperita):可能會造成呼吸道刺激,因此不適合 30 個月以下的兒童使用。
- 茉莉精油(Jasminum grandiflorum),可能會影響荷爾蒙分泌,因此不適合孕婦使用。
- 肉桂精油(Cinnamomum burmannii)具有刺激性,癲癇患者應避免使用。
- 要注意使用的部位
精油的使用部位,會影響其作用效果。
例如,塗抹在皮膚上的精油,可以透過皮膚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發揮生理作用;吸入的精油,可以透過嗅覺系統,影響情緒和心理狀態。
- 要注意安全使用比例
不同的精油,其安全使用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肉桂(Cinnamomum burmannii)、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等精油,如果使用濃度過高,可能會造成皮膚刺激。
一般來說,成人使用精油的濃度,不應超過 3%。對於兒童、孕婦、癲癇患者等特殊族群,使用精油的濃度應更低。
- 要遵守一定要稀釋原則
原則上,精油在使用前都應該先稀釋。精油可以稀釋在植物油、基底油等介質中,再塗抹在皮膚上。此外,精油也可以加入水中,用於泡澡或薰香。
- 口服精油前,應諮詢芳療醫師或是專業人員(醫芳師)
口服精油可能會造成危險,因此在口服精油之前,一定要經過芳療醫師或專業人員的指導。
- 注意含單帖類分子的精油
含單帖類分子的精油,可能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因此在使用時應特別小心。
常見的含單帖類分子的精油,包括:
- 茶樹精油(Melaleuca alternifolia ct terpinéol-4)
- 尤加利精油(Corymbia citriodora)
- 迷迭香精油(Rosmarinus officinalis ct cinéole)
- 注意產生肝毒、神經毒的精油
有些精油可能會產生肝毒或神經毒,因此在使用時應特別小心。
常見的產生肝毒的精油,包括:
- 肉桂精油(Cinnamomum burmannii)
- 丁香精油(Syzygium aromaticum)
- 茴香精油(Carum carvi)
常見的產生神經毒的精油,包括:
- 肉桂精油(Cinnamomum burmannii)
- 丁香精油(Syzygium aromaticum)
- 茴香精油(Carum carvi)
- 注意使用含酮類、內酯類的精油
含酮類、內酯類的精油,可能會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造成危險,因此在使用時應特別小心。
常見的含酮類精油,包括:
- 薄荷精油(Mentha x piperita)
- 迷迭香精油(Rosmarinus officinalis ct cinéole)
常見的含內酯類精油,包括:
- 洋甘菊精油(Chamaemelum nobile)
- 乳香精油(Boswellia serrata)
精油雖然取自大自然,但品質好壞,直接影響它的功效和安全性。因此,在選購和使用精油時,謹慎分析或諮詢專業芳療人員。
並隨時關注「芳香學苑」了解更多精油小知識!
好課推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