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不少學員開始接觸法系初階課程,剛踏入這行就被百百種精油給弄得有點不知所措,有哪些是生活中常用、時常在配方中會看到其身影的精油?其實也不少喔!像我自己剛踏入精油這行,摸滾跑爬了好幾個月後才整理出哪些是自己平常時會用到的精油,一開始可能自己也不清楚就先跟著別人足跡購入,但那是別人習慣的精油,並不是自己習慣!今天就整理幾隻精油出來,幫你把範圍縮到最小,讓你從中再去挑選出最適合自己。
六種基礎中必備的精油
羅文莎葉,這是一款在流行感冒季節中相當需要準備的精油,羅文莎葉生長於馬達加斯加,其葉子很像月桂,馬達加斯加也是盛產許多精油的植物大宗國之一,羅文莎葉在馬達加斯加當地是非常受歡迎的精油,在這名字中也飽含了馬達加斯加人對她的喜愛,羅文莎葉名字寓意為好葉子,這是一款可以抗病毒、抗菌且能免疫激活,比如像是耳鼻喉的症狀,所以還能做到祛痰,用羅文莎葉按摩下背部、沿著脊柱和胸部每天四到五次,讓症狀好轉為止,也可以作為預防,做擴香、直接用於嗅吸也都是沒問題!羅文莎葉、茶樹、百里香、檸檬混合一起後,每天按摩胸部和背部三次,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如果臨時突然起了口角炎,但可能當下無法前去看醫生,將羅文莎葉和黑種草油混合後,可以用於患部塗抹一天最多三次,但如果超過15天以上都還沒有好就要馬上就醫囉!
薄荷,想必大家都對這隻精油不陌生,薄荷在古埃及中就有紀載使用,可以做到局部鎮痛、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炎等,一般來說如果有口臭,可以直接口含一片薄荷葉就有用,在狂歡後可能飲酒後隔天非常不舒服情況下,可以直接用薄荷精油按摩太陽神經叢的位置,偏頭痛可以直接用薄荷精油在太陽神經叢和前額位置做使用,如果有風濕病狀況,薄荷相當不錯,可以用薄荷+山金車植物油混合後按摩疼痛部位,會能獲得最良好改善喔!如果針對神經痛或是坐骨神經痛,可以用薄荷、羅馬洋甘菊、檸檬尤加利並搭配聖約翰草浸泡油,每天用三次直到緩解,但不建議連續使用三周以上喔,中間至少要休息一周觀察後繼續。
真正薰衣草,應該已經是滾瓜爛熟到不行的精油,能鎮靜、解痙、鎮痛、降壓等,皮膚癢的話可以使用,如果孩子是過動兒也可用來擴香,或是用羅馬洋甘菊、真正薰衣草、大馬士革玫瑰、穗甘松混合後每天沿著脊柱局部塗抹,並早晚在太陽神經叢塗抹按摩,在曬傷時用真正薰衣草、天竺葵並搭配金盞花植物油,可以幫助曬傷消退。
檸檬,可以說是家家戶戶必備,甚至在你家冰箱都能找到幾顆完整的檸檬,每天一杯檸檬汁可以有效抑制食慾,如果不喜歡直接喝,那就用迷迭香馬鞭草酮、天竺葵、檸檬並搭配植物油可塗抹在手腕上做嗅吸,能抑制想吃零食衝動或是飯前五分鐘使用能加快飽足感喔!對於暈車,檸檬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如果覺得薄荷實在是太清涼了,那就選擇用檸檬吧,甚至出門前帶上一瓶檸檬汁也沒問題喔。
冬青,這是一款其實大部分的人都很受用的精油,但意外這款精油卻不多人會在一開始就選擇它,冬青可以抗炎、鎮痛、抗痙攣,對於運動、逛街後那種腿痠、肌肉痠痛的狀況下可以直接用植物油稀釋後做按摩,尤其是肌腱炎也能用冬青做到緩解,或是用冬青、檸檬尤加利、岩蘭草、酸刺柏搭配山金車浸泡油混合後局部按摩每天三次,使用五到七天觀察看看症狀是否有緩解喔。
茶樹,絕對不能錯過又很熟悉的精油,可抗真菌、抗菌、抗病毒、免疫激活等,尤其是痘痘不少人都會用茶樹成分來對抗,甚至足部指甲都能用來預防或是對抗真菌感染,比較特殊就是牛皮癬,也能用茶樹塗抹局部,或是天竺葵、真正薰衣草、茶樹、羅馬洋甘菊和金盞花浸漬油混合後塗抹在牛皮癬上,每天兩到三次直到緩解為止喔。
80%日常小煩惱也能解決的精油
苦橙葉,對於神經系統有一定的效果,有橙花的甜味,所以能達到放鬆、舒緩,是一種能對抗壓力的精油,化妝品中有添加苦橙葉都是對於油性肌膚友善的成分喔!另外有解痙、抗感染、平衡神經、鎮痛等,苦橙葉中含有高濃縮的乙酸芳樟酯、芳樟醇、α 萜品醇等,其中焦慮、壓力用苦橙葉、伊蘭伊蘭、檸檬草這幾種混合後每天塗抹在太陽神經叢和手腕內,如果長時間使用讓肌膚過敏,建議可以先用植物油稀釋唷。
肉桂,想想一些麵包、咖啡內都會加入肉桂,不要以為只是單純的提香,主要有抗感染、抗寄生蟲、交感神經補品、解痙等,成分中最主要就是肉桂醛,可以破壞感染肺部和念珠菌,對於泌尿道、婦科等都有不錯的效果,其中肉桂可以做為增進雙方夫妻感情的精油之一喔,用生薑、完全伊蘭、檸檬馬鞭草、肉桂並搭配榛果植物油,每天用於下背部按摩,主要是可以對抗性疲勞,但只能按摩背部喔!不要按摩到其他地方。
月桂,古羅馬時期只要競賽得勝,都會受於月桂冠,現在也是有一些地區比賽勝利也都會以月桂為形象,主要這植物是用來嘉勉凱薩而聞名,主要可以用於神經平衡、祛痰、抗感染、鎮痛等,這些都源自於1.8 桉樹腦、α-蒎烯、檜烯和芳樟醇等成分,壓力、恐懼狀況下月桂可以起到很大作用,月桂、薄荷、黑雲杉混合後每次用在手腕上做嗅吸,可以增加自信心,也能緩解情緒。
玫瑰天竺葵,原本是產自南部非洲,現在主要種植在馬達加斯加、幾內亞和阿爾及利亞,也是比較屬於新一點的植物,並非從遠古時期就有在使用的植物,最初發現還是在19世紀初期,可用於抗感染、抗真菌、抗炎、解痙、肌膚收斂等,尤其是濕疹,台灣地區的氣候非常容易遇上濕疹,用羅馬洋甘菊、真正薰衣草、天竺葵、薄荷並搭配聖約翰草浸泡油,每天局部塗抹三次,持續五天看看有沒有比較好喔!在成長過程中或是減肥過程中也是會有所謂成長紋,一般來說這些都是稱為妊娠紋,但要記住!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都不可以使用喔,想要消除成長或減肥產生的紋路,可以用義大利永久花、馬鞭草酮迷迭香、玫瑰天竺葵並搭配玫瑰果油,每天按摩三次就好囉。
摩洛哥藍艾菊,也被稱為藍色洋甘菊,我個人相當喜歡這隻精油,香氣很溫和!也可以說是非常好用的一款精油,抗炎、抗組織胺、止癢、鎮靜、降血壓等,其中抗組織胺主要是對抗過敏,能減少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發癢等,可以讓過敏症狀緩解不會那麼頻繁,很多人對於哮喘都不建議用精油,但是可以用摩洛哥藍艾菊搭配植物油直接按摩太陽神經叢和胸部,如果哮喘發作期間每15分鐘可以擦一次!也能用摩洛哥藍艾菊、羅馬洋甘菊、龍艾、阿密茴並搭配瓊崖海棠油,每天沿脊柱向太陽神經叢、上背部塗抹,如果臨時發作可以於15分鐘重複一次,直到改善為止。
甜橙,這真的是誠心誠意要準備的精油了,尤其是之前只要消化不順,家裡都會準備一杯橙汁來喝,喝完消化也順暢了!另外各種空氣清淨或是家中清潔劑中都有加入甜橙,用完後會發現空氣都會很好聞,其成分中含有大量的檸檬烯和月桂烯,這些成分造就了防腐、消毒、鎮靜、健胃等,其中檸檬烯可以刺激消化,能讓腸胃蠕動、緩解噁心,可以用來防止胃酸過多,且能有利膽的作用喔!可以促進肝臟產生膽汁並讓膽汁排入腸道,膽汁可以促進肝臟解毒,讓一些脂肪也能跟著被消化掉。
其實還有不少精油,一開始也不一定要全部都購入,可以從其中功能找出你日常最常遇到症狀,有不少學生對於化學型的精油也抱持著疑惑,為什麼還有化學型?難道這精油不天然?每種精油都有特定的化學成分!透過氣香色譜分析中可以建立識別,同一種植物油因植物生長過程或是萃取中時間長短、方式不同就會讓成份和特性發生變化,如果有最顯著影響主要成分就會被劃分出來稱為化學型,比如迷迭香中我們又分成馬鞭草酮迷迭香、樟腦迷迭香、桉油醇迷迭香,這些都是屬於化學型的精油,樟腦迷迭香最顯著的成分就是樟腦,聞起來也會有淡淡的樟腦味道,還有百里香精油又有中百里酚百里香、沉香醇百里香、側柏醇百里香等,這樣是不是比較清楚什麼是化學型了呢!至於法系初階精油課程中還會帶入更多更實用的日常配方和用於人體個症狀的使用,一次上課就可以拿到三張證照,就算不拿證照,也是對於新手剛踏入精油世界中最有用課程喔,更多課程資訊直接到粉絲團洽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