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X]
SPA知識博物苑 回搜尋頁
★官方分類: 花精類/巴哈花精/歷史

第1篇.

有關巴哈醫生

        愛德華 巴哈醫生生於1886年9月24日,出生於英格蘭一個鄰近伯明罕(Birmingham)一個叫莫斯里的村莊,愛德華 巴哈敏感、直覺力強,熱愛閱讀與研究自然世界,巴哈花經常被認為發源於英國,其實多半是威爾斯的產品,威爾斯有很特殊的文、歷史與神聖的教義,他們流傳著很多家喻戶曉的神話,精靈和傳統的治療著傳說,前三個花莖是巴哈在威爾斯發明的,從小開始巴哈就夢想發現一種治療所有疾病的宇宙配方,他對動物與人都相同抱有一視同仁的態度,都懷抱著深刻的慈悲心。

  巴哈時六歲就離開學校,在他父親經營的銅鑄工廠中工作了很多年,他嚐試過非常多種工作,但他深刻體驗到他想要找尋的不是在擁擠的辦公中,或是在悶熱的銅鑄廠,他依然對醫學之路抱有濃厚的興趣。

  巴哈受到父親的支持,開始在伯明罕大學中的醫學院研讀醫學,畢業於西元1912年,一年後他得到二個醫學學位,在1914年又獲得了劍橋的公共健康證書。後來他完成了學位,開始從事醫學之路,但是他發現任何疾病的發生,都與心理的情緒有著息息相關的關係,因此他開始意識到應該要將他在醫學上的所學忘掉才是。

  他在為人治病的過程中因為過度認真的從醫,因此身體狀況不是太好,一次嚴重的疾病差點要了他命,讓他死裡逃生的是他深信生命中有一項重要目標要去實現,再1919年巴哈醫生受倫敦同類療法醫院派認為病理學者與細菌學者,直到1922年止。他將研究細菌學方面的工作與他發現同類療法中的專業知識結合,製作了七種巴哈配方,他已經注意到相同疾病運用不同配方較好,他只需要觀察病患的氣和氣質,他就能夠開出有效的配方,對巴哈來說這無非就是一個美妙的發明。

  
  巴哈醫生在(療癒你自己)書中寫到,在現代醫療科學為誤發法中的一個特例,是同類療法的創始者,偉大的”哈尼曼所有”他領會到存在於人體內再造物者與神仁慈的愛,藉由研究他的病人對生命、環境和個別疾病的心理態度,試圖在田野的草藥及自然的領域中發掘發覺處方,佈景治療病患的身體,同時也要治療他們心裡的展望,期待他的科學,透過那些真正將人道之愛存乎於新的醫師們的努力,得以延續發展。

  繼而他又說到:以目前唯物的方法,疾病絕不會被治療或連根拔除,很簡單的理由是,疾病的源不是物質性的。
  事實上巴哈又繼續道出:醫療科學的現代潮流,藉由曲解疾病的真實本性,和專注在生理軀體的唯物論點,大大的增強了自身的力量,首先,引導人們的想法偏離疾病的真正源,然後建構了攻擊這種有效的方法,其次,將草方法侷限在身體上,因而模糊了復原的真實希望,引發了衣廠原本絕不該存在的,混合了恐懼的強力疾病

  在運用七種巴哈配方數年後,他能夠迅速有效的指出七種人格類型對這種治療形式最有效,他開始將自己的發現公諸於文字並發表演說,很多人開始把他視為同類療法和現代醫藥的領導者,

  英國巴哈醫生(Dr Edward Bach)在多年的行醫生涯過程中,他發現身體健康與我們的思考與認知等心理狀態習習相關,所以要治癒疾病,不能只治療身體是不夠的。因為心理與身體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要真正治療身體的疾病,心理問題的處理是首要的,而當心理問題完全獲得解決後,身體才會真正康復。 

        巴哈醫生運用敏銳的直覺,以神農嘗百草的方式,逐步找到三十八種能協助人類解決各種心理困擾的解決方法。巴哈醫生因為身體狀況不佳,在發現各種花精的過程中,巴哈醫生不懼身體所出現的強烈身心症狀,反而為了找到適當植物處方而努力尋找與嚐試。終於巴哈醫生於1936年完成整套療法及所有海內外的測試,並將這套療法囑託其傳人後,在年底於睡夢中辭世。 

        巴哈醫生的三十八種療方中,除了一項是使用英國山野的泉水外,其餘皆使用植物的花來做材料。酊劑的製作方法是採集當季盛開的花朵放在玻璃容器中,再經由陽光曝曬約四小時,這種方法就是巴哈醫生所研發聞名於世的日光粹取法,而一些屬於硬質木的花朵則使用水煮的方式以採集其能量精華,二種方法所取得的能量水,再加上白蘭地予以保存。這種製作方式完全符合人工天然,所以花精在全世界使用約七十年,從未有任何傷害人體或副作用發生的案例。目前製作花精酊劑的工作由「巴哈中心-- The Dr Edward Bach Centre」負責,製作完成的母液則交由英國一家歷史悠久的同類療法公司(Nelsonbach)進行稀釋與包裝販售至全球行銷工作。 

人氣:5305 推薦:0 2007-07-16
發起者:  巫婆
 
編輯記錄
 

查詢編輯人員:

人氣身分依時間
00筆 | 上一頁 < > 下一頁 |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