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X]
SPA知識博物苑 回搜尋頁
★官方分類: 經絡學/概論/取穴

第1篇.

取穴的方法

尋穴首重為患者的體位,姿勢,然後按法取穴,一般體位分為坐位、臥位、立位、跪位、蹲位五種形式。

★腧穴定位法一般分為:
1.標誌法:凡以身體的某一部位或器官作為標誌,以定取腧穴的方法,即稱為標誌法,這方法又分為固定型標誌法和動態標誌法。

(1)固定型標誌法:又稱自然標誌法,即以人體五官、節、肌肉凸起和隙等,作為定取穴的標誌。例如:
百會:兩耳尖直上取之。亦即從兩個耳朵上方的尖點往上,到頂中點交會處。
印堂:兩眉之間。
膻中:兩乳之間。
至陽:肩胛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大椎:第七頸椎下,第一椎上陷中。

(2)動態標誌法:即以關節肌肉皮膚等處,隨活動而出現的隙、凹陷、皺紋等作為取穴的標誌。例如:
耳門、聽宮、聽會等應張口,取下關應閉口。
2.同身寸法:亦即以患者本人的尺寸作標準來比量腧穴的方法。
3.簡易取穴法:例如:
列缺:當病人左右兩手的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壓在另一手腕後高的正中上方,在食指尖處有一小凹陷即是。
勞宮:先半握拳,以中指與無名指的指切壓掌心的橫紋即是。
風市:患者兩手臂自然下垂,於股外側中指尖到達之處。

紀老師 曾淵提供 
人氣:6615 推薦:0 2007-07-16
發起者:  巫婆
 
編輯記錄
 

查詢編輯人員:

人氣身分時間
00筆 | 上一頁 < > 下一頁 |  第